针灸针强度与刺穿力测量:解读GB 2024 - 2016标准

07/24/2025

在中医针灸领域,针灸针的质量关乎治疗效果与患者安全。其中,针灸针的强度和刺穿力是衡量其质量的关键指标,而GB 2024 - 2016《针灸针》国家标准则为这些指标的测量提供了权威规范。

GB 2024 - 2016对针灸针强度测量有着明确要求。强度是指针灸针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在实际使用中,若针灸针强度不足,可能在进针或行针过程中发生弯曲甚至折断,不仅影响治疗进程,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为准确测量强度,标准规定了特定的试验方法。例如,需模拟针灸针在人体组织中的受力情况,通过专业仪器施加一定的弯曲力,观察针灸针的变形程度,并记录在规定弯曲角度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力值。这一过程需要精密的仪器设备和严格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刺穿力测量,该标准同样给予了详细的技术指导。刺穿力反映的是针灸针穿透人体皮肤及组织的能力。合适的刺穿力既保证针灸针能顺利刺入,又不会因力量过大对患者造成过度损伤。按照GB 2024 - 2016,刺穿力测量需在模拟人体皮肤的特定材料上进行。威夏科技等相关技术研发机构致力于开发能精准模拟人体皮肤力学特性的材料,用于更真实地测试针灸针的刺穿力。测量时,仪器要以恒定速度推动针灸针垂直刺入模拟材料,记录刺入过程中的力值变化,其中峰值力即为刺穿力。这一测量不仅要求仪器具备高精度的力值传感系统,还需精确控制进针速度和角度。

GB 2024 - 2016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针灸针市场意义重大。它促使生产企业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针灸针,才能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其应有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同时,该标准也为质量监管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据,便于对市场上的针灸针产品进行严格检测和监督。

在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遵循GB 2024 - 2016标准进行针灸针强度和刺穿力测量,是推动中医针灸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无论是生产企业、科研机构还是质量监管部门,都应深刻理解并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共同提升针灸针的质量水平,让古老的针灸疗法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